2010年9月20日 星期一

只是路過

有一個古老的故事,有位住在歐洲的著名法學家,一天,
一位從紐約坐船來的人專程來拜訪他,這人來到法學家
的住所,那是位於歐洲城中街上的一個大房子,他被帶
到法學家的房間,那是個閣樓,他進去見到大師房中只
有一張床、一把椅子、一些書,與這人所想像的大不相同。
打了招呼之後,他就問道:「法學家,你的東西都在哪裡呢?」
法學家反問他:「那你的東西又在哪裡呢?」
訪客回答:「我只是路過罷了!」
這大師回答:「我也是啊!我也是啊!」
摘自Jack Kornfield所著《心靈幽徑》

2010年9月17日 星期五

技術者的位置:藝能課程公共化的脈絡思考

(生活藝能課程教學支持團體第三次聚會引言紀錄)

口述:林朝成/社大全促會理事長

記錄整理:陳書吟;標題編輯:詹曜齊
2009/8/26
生活藝能課程公共化在社大是個重要的課題,社大的課程分成學術、社團、生活藝能三大類,因生活藝能課程的比重過高,生活藝能的公共化便成為其開課正當性的存在理由。然生活藝能課程在涵養個人生活美感和實作手感上本有其重要的功能,「公共化」是生活藝能內涵的質素,不該是外加的媒合。

我們不希望生活藝能課程因為公共化而犧牲掉本身的特質。為了公共化而公共化,這對藝能課程來說是有點貶意的。生活藝能課程所以被質疑,除了和坊間的才藝補習班難以區隔外,和社會對藝能課程的刻板化印象也有關係。這二年各社大重視生活藝能課程公共化,可以說是解放生活藝能課程的扎根工作。
一般來說,公共化是要有個脈絡的,這些脈絡可能是社會、歷史的脈絡、可能是整個學術思潮或是知識權力的脈絡,可能是對立面和差異化所突顯的脈絡,也可能是作為反抗姿態、邊緣位置的脈絡,「公共化」是在脈絡底下來談的。
壹、現代社會壓抑工匠知識
從大歷史來看,以法國大革命為例,它裡頭有一個很重要的脈絡,這個脈絡就是工匠的地位與權利”。當時工匠的技術已非常成熟,可是在法國的學術和技術的認證是受到法蘭西科學院所主導,工匠的技藝得向科學院申請認證。主導的科學院成為權利的機關,但又無法正視技術的價值,用學術的常規規範技術的正當性地位。純粹科學知識擴展到整個工匠傳統,使得工匠本身的知識權力和他的技術被壓抑,成為工匠與科學家的鬥爭。法國大革命,在工匠的支持下,將科學家送上斷頭臺。這是科技與社會很重要的議題。這個議題在當時的脈絡下主掌了大革命的風潮。因此,技術/技藝從來都不是中性的,它本身改變了社會生活,也使日常生活發生改變。它在社會的權利關係或不致於向法國大革命極端的發展,但技術/技藝本身就是公共議題是沒辦法否認的。
一般來講,藝能的公共性需要放在一個歷史社會的脈絡來看,教學方法是種藝術也是種技巧和觀念的創新。因此,社大要研發新的教學方法,從藝能課程的實務倡議教學關係的改變、共學的模式、手感的體驗,如果可以,標舉「有效能的成人教學法」做為成人教育介入社會改變的方法,那它的公共性就有了,就是從課程本身發展的公共性。
八八莫拉克水災,許多社大及時啟動救災的工作。救災的工作中自助能力養成、生活能力的打造和資訊、影像的素養非常重要,這也是生活藝能課程的所長,只要稍加轉換,便可自助助人。舉例來說,泡水電器該如何先做正確的簡易處理,水泵卡住不打水,沒水做清潔該怎麼做處理,這些簡易的水電維修是有用的技能。在全球氣候變遷、救災、防災的脈絡下,藝能課程可以有機的組合,探討藝能課程能作為「真正有用的藝能」,那將成為社大的特色學程,其公共性自然會被看見。
八八水災之後,台南社大登山社發起「八八水災協助重建計畫」。登山社八八水災之前在南部好山好水的地方活動,登山、溯溪盡享山林之美,平常的學習、訓練非常紮實。這一年和學術機構合作,進行登山行為活動調查,已邁入學術研究的領域。八八水災登山社協助災區探勘,第一線輸送援助物資的工作。但救災區的重建計畫,如組合屋的搭建、簡易水電維修等工作,便需要木工、水電工、燈具設計等師生的協力,就生活能力的培力,利用水果酵素清潔、消毒,友善對待環境,又有水果的清香,這些整合的工作,藝能課程的重要性便在這脈絡中被喚醒,成為內在發展動力。也因為藝能課程的師生的協力,台南社大才有能力組成重建工作隊,陪伴/協助大社等災區。
從生活能力的養成和社區本位的學習的觀點出發,我們會發現水電、木工等構成一個很重要的公共需求,這個需求如果放在整個社區的營造或者是這個社區的防災、社區本身的基本功能的維護,那麼這些技能就會變得很重要。所以當你有一個脈絡出來的時候,我們發現它的公共性就出來了。其實公共化不是老師個人去作,而是整個學校去作,或者整個社會去作,某些社會民俗、某些行業、某些技能某些傳統工法,要放在整個社會脈絡被看見,我們覺得那就會牽涉到公共性的問題,所以,當我們把生活藝能放到一個社會脈絡,進行「真正有用的知識」的評價和論辯時,它就會是一個公共議題。
貳、人、技能、專業和社會位置的脈絡結合
我在八月十三號到高雄開NGO的救災會議,在高雄火車站搭計程車到開會的地點。載我的司機是一個六十歲左右的女性,我和她閒聊,請問她怎麼會轉行來做這一男性為主的行業:
 「你開計程車開多久?」
「開了十三年」
「那你之前呢?」
「當一名美髮師」
「你美髮師怎麼會轉來做這一行?」
「因為我肺部整個受傷非常嚴重」
「為什麼肺部會受傷?」
「二、三十年前的美髮師,尤其是冷燙的,有很高比例的人肺部都有嚴重的問題,因為在冷燙的時候會吸收到揮發性氣體,像是阿摩尼亞等等,會使肺部受傷。肺部受傷之後有的就硬化、或腫大,所以美髮師肺部很容易有問題。我的症狀是肺部腫大,這是種職業病,只要勞累一點或者是咳嗽都會噴血」
「這麼說來這個職業病很嚴重,為什麼這個社會不願意談這樣的事情?我有個學生他在廣播電台,我找他來訪問你,好嗎?」
「不要,我現在可以安心開車就好。」
這位女士滿典型地反應台灣技藝從業人員的心態,據我事後訪談其他的美容師,近十年來,這種現象已有很大的改善,得肺病的人比例並不高。但這個問題從社會脈絡來看,它是應該被討論的,它本身就會是一個公共性議題。因為不管是熱燙或冷燙,有沒有一個更好的方式,對人比較健康,對地球比較友善的方式,這會是一個議題。在這個脈絡裡頭,我們會發現當我們去觀察各行各業的時候,它可能就是一個我們要去探訪的課題、技能跟人的關係,專業技能養成的過程,技藝在社會被普遍認定的位置,在這個脈絡底下它可能就是一個公共議題。
當一個職業是人、技能、專業和社會位置結合起來的時候,你可看到很多這裡頭的問題,它可以公共化,因為它跟我們很接近。
參、生活藝能的特色是訴諸美感與人溝通
就生活藝能來講公共化議題有兩個特色:第一個特色是生活藝能訴諸於感情、美感跟感覺和人們溝通。這和學術很不一樣,學術講求科學方法和抽象理論,他要跟你講論理、邏輯、要跟你講證據,是種理性知識的溝通。但是,生活藝能是要作什麼樣的溝通?我們是在作情感、美感還有最基本的感覺的溝通,以這樣的層面做溝通,它有個重要的倫理基礎就是「關懷」。當我們用感覺、情感來交流時,它關心別人或者關心自己內在的世界,這個世界希望被理解,並在情境中被關照,成就社會的共善,或反叛社會的束縛。當我們用這樣的方式在跟人溝通的時候,就可成為社會的資產,其正當性當然要被承認。所以在公共化的課題可以有多元的方式,不要用邏輯、而是用講故事的敘事來溝通,用情感來溝通,這樣的一個方式能夠在公共領域取得什麼樣的地位,那就是公共化很重要的一個議題。

藝能課程還有另一個特色,就是身體的思維。身體律動的表現是種自發的思維,其種種需求,最可能被文明或既成文化給抹殺了,讓身體舞蹈、用身體思考。這是當代藝術的重要面向。不同的文化社會的身體觀是什麼?用身體思考他的意義是什麼?在許多場域我們用邏輯在想、用邏輯說服人,那麼身體本身的思考在我們這個文化中應當佔什麼位置?或者說,當我們希望從身體的解放,或從身體裡面看到每天潛藏、累積在身體裡面的文化要素、制約要素時,身體本來有的律動如何打破界限,給人新的感性與表現的力道,這就可能是一個公共的議題。所謂的公共化,我想就是從脈絡裡去表現的,不同脈絡,他的公共化就有不同的意義,這個脈絡需要大家共同營造,因為大家的共同營造,所影響的脈絡才能凸顯原來的意義是什麼。

說個莊子逍遙遊的寓言故事。從前宋國人有善於製造冬天不皸手的秘方,世世代代就做漂打絲絮的職業。有一個客人聽了這件事,願出百金買他的藥方。於是就集合家人來商量說:「我世世代代作漂打絲絮的職業。只得很少的錢,現在一旦把藥方賣出,就可以得到百金,賣給他吧!」客人得了這藥方,去遊說吳王,剛好越國有兵事,吳王就派他作主將。冬天,和越人水戰(因有預防皮膚凍裂的藥),把越人打敗,得到了封地的獎賞。同一樣都是能夠不皸手的藥方,或因此而得到封賞,或不免終身從事漂絮,那是用法的不同啊!莊子在告訴我們大用小用的不同不在事物本身,而是我們看待事物的方式,藝能課程也能如是觀。

肆、材料、工法、技術都是公共化議題
基本上,公共化的脈絡就是我們連結自己的生命、歷史、社會跟正當性的位置的整體脈絡。在這個脈絡底下,清楚脈絡的緣由和動力,公共性就出來了。倒不是說我故意去引進一個行動,要到社區服務這個才叫做公共化。真的把這個脈絡想清楚了,我們就會從課程長出公共化的方法。
這個脈絡也可以是材質的問題。有一部紀錄片在講「棉毒」,便是在談服裝產業的問題。第三世界生產棉布的過程,棉花經過各種化學物品、染料的處理,出來的產品對某些人來說會引起皮膚過敏和其他種種反應。我們不要以為棉布的衣服就很保險、沒有什麼化合物,其實棉花在處理的過程可能是有害的。
當你注意到材料的時候,你就會注意到很多的事情,藝能課程便可轉化成公共性課程,或者說當你注意到某些工法、某些技巧的時候,也可能會引伸到不同的脈絡、新的發現,這對人是很有省思性的。它可以被放到生活的脈絡,變成值得大家共同談論的議題。基本上,只要可以在生活的脈絡形成大家值得談論的議題,那就叫做公共化。社區大學的農業課程「與生產者對話-從產地到餐桌」,使生產者與消費者有一個面對面溝通的機會,期待從消費者和生產者的互動,把愛護土地的概念傳達出來,這也是個很好的公共化例子。
八八水災之後,劉炯錫發起「漂流木如何管理與運用」的論壇,許多社大的教師以漂流木做為創作素材,然漂流木對原住民的價值或其海洋生態的角色可能不瞭解,原住民撿拾漂流木被警察逮捕送法辦的辛酸和不合理,也未曾關切,老師的論壇對藝能課程的公共化便有很大的啟發。
八八水災重創南台灣,藝能課程可以作什麼?台灣新文化的創造,藝能課程可以做什麼?公民文化權,藝能課程可以展現什麼實踐能量?藝術介入社區,藝能課程可以是那種型態的教與學?種種的提問,都可以激發藝能課程公共化的實踐方法。
提供以上的思考,供大家參考討論,今天要謝謝大家在藝能課程公共化的努力和分享。
 (本文引自新莊社區大學網頁http://www.encounter.org.tw/new.htm)

2010年9月16日 星期四

何謂五蘊

  五蘊,又譯為五陰、五受陰、五取蘊。蘊,有積聚、和合相聚之意。五蘊即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此構成了生命的狀態。

    色、受、想、行、識是組成生命的五種機能,它們不像生產線上的機械,具備著固定的狀態持續運作以製造成品。五蘊較像季節輪替或風雨雷電這些自然現象,現象必須等待因緣際會才倏忽展現,並於條件不再時便隨之散滅,雖沒有堅實的存在本體,不過它們的作用顯著,教任何人都無法漠視。生命不是靜態的,得靠五受陰接連不斷地運作以維持存續,因此生命是由五受陰的現象不斷積聚而得以延續。五受陰的積聚不是空間上的堆疊而是時間性的累積,所累積的便是活潑潑,有學習、有經驗、有成長的生命歷程。
   
    因為五蘊僅以現象的狀態呈現,不可能長久保持而不衰竭,所以生命活動的目的就是不斷地納入新的五陰,若期盼生命能夠延續,就必須不斷攝取新的五受陰,一旦終止這種運作,生命便無以為繼。不斷納入、積聚色、受、想、行、識這種生生不息的活動,就稱為生活。

    向來,佛陀總是廣說五蘊,較少簡略的談論身(生命)。因為眾生所理解的生命都相當的含混籠統,有人寫了這麼一首詩:「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詩人將愛情與自由獨立於生命之外,好似生命不包含愛情與自由!事實上他誤將色蘊(身體)當作生命的全部了。而愛情大抵是對受受蘊(感受)的執取,自由是對行蘊(意志)的執取;不論色、受、行都包含在五受陰之中,都屬於生命的一部份,不能獨立於生命之外。這便是世人對生命的認識不清,人們總是很難釐清生命的全部內涵。唯有佛陀能簡單明確地一語道破——生命只是色、受、想、行、識五種功能的交互作用。

    所有的人,任憑是再有天賦、再有思想的哲學家、科學家、思想家、宗教師、預言家乃至大修行者,他們的經驗、心得所能推論的一切學識與認知,全部得自五受陰。不論是對過去的瞭解、對現在的認知或對未來的推斷,全都是憑這五受陰去瞭解、認知及推斷。也正因所有人的認知全部得自五受陰,所以有心要尋求放諸四海皆准的絕對真理,唯一的方法就只有從探究五受陰下手。當排除了由五蘊所經營的各式各樣煙幕,直探五蘊的真實面目,便是真理如實顯現的時刻。

(一).色蘊
   
云何色受陰?所有色,彼一切四大及四大所造色,是名為色受陰。複次,彼
色是無常、苦、變易之法。【契經 五陰誦】

    四大是地、水、火、風。地指物質、水指聚合、火指能量、風指運動。這四大明指著五蘊中的色蘊,一般的說法是身體,每個人的身體都是由這四大所組成。並且它是無常、是苦、是不斷改變的一種現象。

(二).受蘊

    除了色蘊,生命中還有四種非物質的功能,分別是受、想、行、識四無色蘊,它們的內容《契經》之中也有清楚的解釋。

   諸覺相是受受陰,何所覺?覺苦、覺樂、覺不苦不樂,是故名覺相是受受
陰。複以此受受陰是無常、苦、變易法。【契經 五陰誦】

    這裡「覺相」特別指感覺:苦的感覺、樂的感覺、不苦不樂的感覺。感覺的功能稱為受受陰(受蘊),一般人認為人類感覺的範圍十分廣泛,舉凡悲歡離合、酸甜苦辣乃至疼痛癢麻等等,無不納入感覺的領域,但這又是犯了籠統的毛病,心境、味覺、觸覺等等,它們各屬不同的領域,在《契經》中另有它們的地位與解說,在受受陰的範圍內總共只包括了三種受: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不過情感、滋味等確實是有深深地撩動人們的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的作用。例如:文學藝術令人感觸良深,但它們所引起的感受仍出不了苦、樂、不苦不樂這三受:一首歌或是難聽(苦)、或是好聽(樂)、再不然就是起不了共鳴(不苦不樂),沒有第四種感覺了。更何況文學藝術要引起人們的感受,還得經過想、行、識的運作,一個從不曾受過西洋文化薰陶的人,恐怕無法分別歌劇是否精彩。

    佛陀將受受陰很單純地限定於苦受、樂受、不苦不樂受,是看透了眾生錯綜複雜的感覺,其實只是這三受的交互運作。既然感覺的內容只包含了三受,稱為受受陰也就理所當然。

(三).想蘊

    諸想是想受陰,何所想?少想、多想、無量想、都無所有作無所有想,是故
名想受陰。複以此想受陰是無常、苦、變易法。【契經 五陰誦】

    想蘊是呈現在心中的影相,是腦海中的印象。不論是單純的印象,複雜的印象,無有止盡的妄想紛飛或根本記不起的印象!全都屬於想蘊的運作。現今白話文的詞句運用,很容易將想與行混在一塊:「我今天想清洗被單」。這句話中的「想」,已不僅是印象的浮現,它是一種行動計畫,屬於行蘊的範疇。並非句子中有個「想」字,就代表是想蘊。

(四).行蘊

    為作相是行受陰,何所為作?于色為作,於受、想、行、識為作,是故為作相是行受陰。複以此行受陰是無常、苦、變易法。【契經 五陰誦】

    行是造作的意思,整個生命的活動都是造作,都是行。生命的活動僅是五蘊的運作:色的運作,受、想、行、識的運作。色、受、想、識的運作各有所指,行的運作又是什麼?這裡,行專指思惟、籌量、決議等屬於意志的活動。

   別知相是識受陰,何所識?識色,識聲、香、味、觸、法,是故名識受陰。複以此識受陰是無常、苦、變易法。【契經 五陰誦】

(五).識蘊
   
    識是辨認、識別的功能,舉凡一切認識、辨別的能力都屬於識蘊。通常人們認為認識作用是非常廣泛的,可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不論聊天、看報、求學等,無不是為了增加知識、滿足識蘊,人們總認為認識的物件是多樣而複雜的。

    但佛陀卻指出,眾生所能認識的物件只是六種感官所能接收的訊息:色、聲、香、味、觸、法;這種對「識」的詮釋有助於明確地認識識蘊。一般說起常識、知識,很可能覺得是後天、外加的,但若能明白識是將感官接收到色、聲、香、味、觸、法的各種訊息加以辨認、賦予意義,那麼就能清楚的分別,識蘊不是外在灌輸而來的,是生命中一種處理資訊的活動。

    介紹過五蘊各各不同的功能之後,便可進一步分析為什麼佛陀總是廣說五蘊,而少提生命(身)。例如:憤怒的父親氣忿地數落子女:「我辛辛苦苦工作賺錢養家,從不為自己打算,一切都是為了你,而你卻這麼不長進。」

    例中的父親之所以不辭勞苦地辛勤付出,並非為了「你」,而是為了自己的蘊。識蘊將眼前這個孩子與其他孩子分別開來——他是我的骨肉,於是激蕩了受蘊(深濃的父愛)及想蘊(深重的期許),所以引生行蘊(再辛苦也要哉培他)。平心而論,這是為了滿足生命中的受、想、識蘊而辛勤工作,怎能說不是為自己打算?

    而後孩子的言行不符自己的想蘊(期望),嘗到苦受(覺得辛苦沒有代價),於是行蘊跟著活動(大發雷霆)。面對所有這類的事件,一般人總認為:「我」辛苦付出,「你」令我失望。出差錯的似乎不在「我」自己,而是孩子「你」!問題總是出在周遭的人、事、物;而「我」總是無辜的受害者。

    光談生命容易模糊問題,例中的父親只將辛勤工作當成自己的生命活動,卻不知其餘四蘊的運作也是自己的生命狀態。由於這位父親對自己五受蘊無知,以致對於自己盲目地受五蘊擺佈一點警覺都沒有!不瞭解五蘊是為無明;糊裡糊塗地任五蘊愚弄是為煩惱。一個煩惱無明的父親,如何教養出沒有煩惱無明的子女?

    從佛陀智慧的眼光看來,世間一切問題都出在每個人自己的無明與煩惱,如果一切眾生都斷除了自己的無明煩惱,天下也就太平了。假使煩惱的原因是外在的,那麼佛陀有心教導眾生斷煩惱,就必須開辦一所綜合大學及研究所,並且還要隨著時代的演進,不斷開設新的科系;隨不同的民情風俗開辦地方性的特殊教育,以應付不同時空、多元化的煩惱。

    然「生也有涯,學也無涯」,斷盡煩惱豈不就永無指望了?正因為一切煩惱很單純地只是源于自己五蘊不穩定、不安適、不能自主的性質,所以佛陀耐心解說五蘊,教導斷除煩惱的滅苦之道。

(摘自法遵比丘尼 《滅苦之道》)

學校該做而且只做這兩件事

(摘自,黃武雄(2003),《學校在窗外》,pp.66-80

    一般教育工作者用「德智體群美」五育拿來作為學校教育的目的,尤其人格教育更時常被當作學校教育的重要目標,不斷被提醒要努力加強。

    我所以會從人存在於這世界的原始趨向:「維生、互動(或稱連結)與創造」出發,來探討學校教育的本來面目(見篇一),是因教育應以個人內在的發展,作為唯一的目的,而不能以這一代人的價值觀為標準,去複製下一代的孩子。

    像五育的教育觀點,看起來是中立的,但本質上還是外加的標準。例如德育,當教育者把人格教育當作教育工作的重要目的,那麼他便必須去尋找一套「好」的人格標準,複製在孩子身上。

    如果要以孩子作為主體,讓他獲取最大的內在發展,我們只能回到他活在這世界的原始趣向,去探討如何讓他沿著天生的趣向,充份發展,例如每一個人天生都有創造的趣向,教育者的工作便在於如何讓他擁有不斷創造的環境,讓他溶入人類的創造文明,從這裡去發展他獨特的創造活動?而非反過來壓抑他的創造欲望。

    同樣,因為每一個人天生都有與世界互動,與世界連結的趨向,例如每一個人都天生好奇,都天生想要找尋朋友,這便是要與世界連結,教育者的工作也在於協助孩子拓展經驗,讓孩子看到自己在世界所處的位置,從而了解自己。毫無疑問,一個了解自己在世界所處位置的人,便擁有成熟的知性與人格。

    當然,維生也同等重要,一個人如果無法維生,他的日子會過得非常辛苦,他的生命會被生活折磨殆盡,有時他的創造活動或反而旺盛,但更多時候他的創造活動會因三餐不繼而被迫停頓,他與世界的連結亦會被扭曲。教育者固然要協助孩子培養維生的能力,但前文已談過,一個透過與世界密集互動,與世界真正連結,生活經驗廣大厚實,善於思辨,善於與人、與社會與自然相處的人,維生對他不致構成困難。事實上,對於這樣的人,只須在他接受學校教育的後期,提供學習專業技能的機會,他便得以掌握維生的能力。

    我要說的是,學校教育不應像今日學校的現狀一樣,純為加強孩子的競爭力,為他們未來的出路服務,以致扭曲了孩子的價值觀,背叛了學校教育的宗旨。

    在「維生、互動、創造」三項關於人的原始趣向中,維生不必教,創造不能教,留下來的便只有互動一項。所以上文(篇一)我主張學校教育應做,而且只做這兩件事:
          打開人的經驗
          發展抽象能力
而做這兩件事,是基於每一個孩子天生都有與世界連結的原始趣向,藉這兩件事充份發展孩子與世界真正連結的能力。從這種與世界互動的能力出發,孩子自然會發展出他的維生能力,也會延伸出豐沛的創造能力。
    為什麼我會挑這兩件事:打開人的經驗世界與發展人的抽象能力,作為學校教育該做而且只該做的工作?

    未受教育的人,雖然對週邊的生活有深刻的體驗。但他的經驗世界狹小,沒有太多機會把自己的生活經驗,拿來與別人在不同時空下的經驗,相互印證,因而看待事情只陷入自己的特殊經驗。這使得他的內在發展受到很大的局限。

    知識不過是人的經驗,並非巔撲不破的絕對真理。如果把知識大體分成三個主要領域:人文學、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人文學是作者對人世所深刻體會的與相關的研究經驗,只是每個作者所採的形式不同,所用的手法獨特。社會科學是人組織社會經營社會所累積的經驗。自然科學則為人面對自然,與自然對話所留下的經驗。

    一個人必須把自己的經驗,拿來不斷與他人的經驗相互印證,視野才能廣闊,心思才能周延,思路才會清晰,人的內在世界才能充份發展。

    可是絕大多數長年受過學校教育的人,心智並不見得成熟,為什麼?從眾多知識份子身上,我們看到兩個通病:

    -套公式與浮離於真實世界之上
病因如下:學校裡教的知識,是將人類千萬年累積下來繽紛龐雜的經驗,經過編裁整理,而加以抽象化、普遍化、分類化、標準化的所謂人類經驗精華。這套經驗精華是一整套有系統的套裝知識。由於經過抽象化、普遍化的處理,套裝知識的內容,看不到個人特殊經驗的痕跡,看不到眾多的例子與故事。

    沒有個人特殊經驗,沒有眾多的例子與故事,學習者不易拿自己的生活經驗,拿自己的思維經驗,與所學習的內容相互印證,學習者不易溶入套裝知識底層的那些真實的人類經驗。

    原來,套裝知識是要經由抽象,去擷取世界的普遍性,讓人掌握世界的普遍性,並以此放回真實世界,去印證真實的特殊經驗,去了解真實的、看得到、摸得到的具體現象。

    但由於學習者沒有機會參與套裝知識的編輯過程,由於他只被迫學習套裝知識中那些看不到、摸不到的抽象內容,被迫操作套裝知識中那些代表普遍經驗的文字符號,因此他也失去機會去了解,那些抽象內容與具體現象之間,那些普遍經驗與特殊經驗之間,緊密無間的關連。

    所謂公式,便是套裝知識中那些抽象內容的普遍法則。由於學習者已把絕大部份的心力,放在學習套裝知識中的抽象內容,他無暇去摸索、去累積豐富而具體的,屬於他自己的特殊經體,以此印證套裝知識中那些抽象內容所代表的普遍經驗。如果學校又不能協助他去連結這兩種經驗,讓他意識到他所學的知識只不過是特殊經驗的抽象,那麼他只好一知半解的留連於文字符號的公式堆裡,當他回來看待真實世界時,繽紛多變的特殊現象使他迷惘,他只有回去抽象內容中,搜尋現成的普遍法則,企圖用套公式的辦法,生搬硬套去處理實際世界的問題。也因為這樣,他的思維始終是浮離於真實世界之上。

    這是學校教育最大的失誤,也是百餘年來,知識與真實,發生嚴重斷裂的主因。   
如果學校教育能協助人重新對待知識,把知識當作不同世代、不同地域的人們所累積的經驗,並隨時與人的生活經驗、思維經驗,不斷印證、不斷修正;幫助人發展抽象能力,幫助人意識到抽象是為了從特殊經驗擷取普遍經驗,再放回特殊現象,那麼學校教育便完成了它的功業,因為無數經過學校教育陶冶的人,都將會進行獨立思考,作價值判斷,對種種公式教條知所批判,對世界的普遍性能拿捏分寸,也隨時能切換角度,了解他人的感受,他人的觀點。

    如果學校教育做而且只做這兩件事:打開人的經驗及發展人的抽象能力,那麼無數經過學校教育陶冶的人,將會比今天的人具有更豐沛的創造力,因為他們天生的創造力未如今天受到套裝知識的壓抑,也未如今天受到集體管理的馴化;他們會做出更好的創作,因為當他們打開自己經驗的同時,不斷溶入他人的創造經驗,溶入人類的創造文明。

    無數經由學校教育陶冶的人,將會比今天的人更知道如何恰如其分的擷取自然資源,發展更佳的維生方式,經營較充實較愉快的生活。不致像今天的人類這樣貪婪又無知的踐踏我們賴以維生的蓋婭-大地之母,因為在他們打開自己經驗的同時,他們不斷的思索自己在真實世界中的位置,他們將比今天的人類更了解世界,了解自己。

    如果說學校教育還有第三件事該做,那麼這第三件事便是留白;留更多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去創造、去互動、去冥想、去幻想、去嘗試錯誤,去表達自己,去做各種創作:編舞、搞劇場、玩樂園、打球、辦社團,讓他們自由的運用時開與空間。
    今日多數人對學校教育的了解,不外是:

-教歷史、地理,以打開人對世界的認知,使人知道過去會發生些什麼重要的事,知道遠方大概是個什麼樣子,有哪些物產,哪些城市,哪些河流。教科學以使人深入大自然,知道物質內部、知道地球之外的宇宙、知道生命演化與機轉的層層秘密。教語文,以促進不同民族之間相互溝通。至於教數學,除了使人學會加減乘除以敷日常生活需用之外,教數學做什麼?

    有人會說,學習數學是有用的,至少對未來以理工為專業的人而言,是有用的,因為數學是科學之母。但學生在兒童或少年時期誰也分不清他未來是否要學理工,所以每一個都應該學數學,所以學校也應該教數學。例如教每一個人二次方程式如何求解。

    此外,學校還應該教一點做人處事的道理。教一點音樂美術。

    許多年前對於學校教育該做什麼,我也是樣想。六○年代我剛從大學畢業,我還沒把自己成長的經驗與學校教育的角色,連結起來思考。我經歷過的學校教育,讓我對學校教育的了解停留在套裝知識的傳授,停留在上述歷史地理語文數學的思維,當然當時台灣的學校教育已不再這麼單純,它還教你兩樣東西:競爭與規矩。

    競爭在於替未來謀生鋪路,規矩則為了馴化(並效忠當時的統治者)。這是大人主流價值的兩條主軸。

    可是年輕時,我連這些都不很清楚,只是不喜歡學校,不喜歡考試,厭惡體罰、厭惡口哨的號令聲及擴音器的吼叫聲。

    我以為學校本來就是那個樣子。
    到一九七四年,因參加教育部委託台大編寫的高中數學實驗教材計劃,經台大借調深入各地中學去試教,我才有系統地重新思索學校教育的角色。

    前文提過伊凡.伊里奇的一段話﹝註一﹞。他在同書中又指出「教」與「學」經常被混淆在一起,一班人常誤以為有教就有學,誤以為教師教某些知識,學生就可以學到那些知識。固然技能方面的培養,或許能因教而學,換句話說,學習者可能因技能課程的加強教導而有效學得那些技能,但其他方面像文化性的、感知性的、思考性的、探索性的、批判性的知識,有教無學,反而是常態。他說:「大部分我們所認知的東西都是在學校之外學會的,大多數(有效)的學習都是學生自己進行的。我們在沒有教師的指導下學習說話、學習思考、學習愛、學習感知、學習遊戲、學習詛咒、學習政治與學習幹活。連教師日夜照料的兒童也不例外。孤兒也好、智障兒也好、甚至教師自己家的子女也好,都在專為他們設計的之外,學到他們後來學會的大部分東西」。伊里奇的看法基本上是對的,因為學校的制度化教育,主要在教導套裝知識,並未著重經驗的印證,但人真正學得知識一定要有經驗的印證,要經過經驗的同化與順應﹝注二﹞。所謂「知道某個國家有哪些物產、有哪些城市、哪些河流」,對學習者來說,還不成其為知識,因為「知道這些東西」並無法轉化成人的經驗,隔幾天幾月便可能忘掉,便可能由「知道」變成「不知道」。除非些物產、這些城市、這些河流與歷史某個事件連結,而這個歷史事件又有些能讓學習者溶入的故事,因而與學習的經驗相連結。

    我所強調的印證經驗,可以說是「知識經驗化」,但不能浮淺的化約為時下流行的「知識生活化」。人內心的經驗網路,以人周邊的生活感知,作為網路的核心,透過思維與感知的辯證發展,織成細密的經驗網路。人學習知識,必須以自身的經驗網路,做為主體,去汲取新的經驗,予以同化,或調適自己的經驗網路去順應新的經驗,這裡所謂經驗,包含感知與思維。而非單純的生活經驗。把「知識經驗化」當作「知識生活化」,這種庸俗的教育觀點,會扭曲經驗知識的意涵。

    經驗印證的過程,必須伴隨批判。所謂「批判」不是一味要「批判人的錯誤」,而是警覺經驗的衝突。人的主體經驗,隨時可能與外在的客體經驗衝突,在經驗網落的發展過程中,人的主體經驗不只限於吸納或屈從客體經驗,有時還須修正經驗,但修正是雙向的,修正客體經驗以同化於主體經驗中,或修正主體經驗去調適客體經驗,這便是經驗批判。人從不斷的經驗批判中,建立獨立思考、獨立判斷的能力。

皮亞傑談同化與順應是針對於認知圖式的發展,我則將之放在經驗網路上。對認知圖式的發展而言,人的認知圖式所面對的客體世界,是相對中立的,例如容積不因容器的形狀而變。但我談經驗網路的發展之時,因客體經驗並非中立,例如「世界的本質是恆久不變的」或「人性是掠奪的,因而戰爭不可避免」這是主流價值下的客體經驗,當人接觸到這些論述時,必須自覺主體經驗的存在,去檢證客體經驗,以批判的態度去接受或貶斥客體經驗中的論述。
    依我看來,只有發生知識,沒有學習知識。因為經驗不經過印證,不經過批判,對學習者而言,便產生不了新的知識,因為那個新的知識沒有溶入主體經驗,它依然是別人的客體經驗。知識不過是不同時空下的人的經驗,這些經驗,無法依靠單向的輸入,而學習得來,只有學習者充分意識到自己主體經驗的存在,以自己主體經驗去印證去批判客體經驗,才能發生新的知識,所以說知識只有發生,無法只憑學習得來。

    但依循通用的語辭,我仍然沿用學習(Learning)這個字眼。只是當我使用「學習知識」之時,指的是「發生知識」。

    伊里奇認為只有技能可以透過教導而作有效的學習。事實上任何操作性的知識,形式化的知識,都可以因教導而做有效的學習,這是造成一般人誤解的原因,以為所以的知識都可以因教導而發生。也因為這樣,一般人會仰賴教師,仰賴學校來教導人所有的知識。
我了解伊里奇非學校化(deschooling)的激進訴求,並認同他對當前學校教育的觀察,他主張廢除學校,因為學校制度使人失去了認識世界,了解世界的能力。學校教育,由於大量灌輸套裝知識,確實忽略與人的主體經驗相互連結,造成多數受過學校教育的人,都浮離於真實世界上,只知道一些普遍法則,而習於以套公式的方式,對待人生。

    但伊里奇忽略了抽象能力的培養,也忽略不作系統性的學習,人的抽象能力不易深入發展,而抽象卻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特徵。固然人的創造力,人的想像力是生來俱有的,抽象能力卻不是天生的。

    抽象的方法深耕人類的文明,提煉世界的普遍性,使人可以脫離具體情境,在看不見的抽象世界裡探索與思考,尋找文明的精神。巴里島的繪畫藝術色彩艷麗,樣態豐盈,描繪民間生活維妙維肖,但繪畫中沒有抽象的手痕,因而侷限了人的想像空間,也框定了創造的生命力。
    系統的、符號的、累積性的學習,可以發展人的抽象能力。非學校化的,分散式的主動學習,固然可以緊密的與人的主體經驗相連結,但不易訓練出人的抽象能力。

學校教育的套裝知識可以培養人的抽象能力至初級水平。但如果要深化抽象能力的發展,套裝知識必須經驗化,結合抽象與想像,分析與直覺。只有這樣才能深化人的抽象能力,同時深化人的想像與創造。

目前學校教育只著重套裝知識。但無心插柳確實也培養了少數知識份子的抽象能力,而多數的知識份子也學會運用抽象語言。這個是目前學校教育唯一有益的功能。

    幾年前,我在社區大學,把一些通俗的社會學、教育哲學的書籍拿給學員閱讀,他們閱讀時的困難不在於內容本身,內容對他們來說反因已有的生活經驗相對豐富,比起大學在校生來說,容易領會。他們中間許多人學歷較低,閱讀的困難不在內容,卻在抽象語言本身。但學歷高的人,閱讀的困難則恰好相反:不在抽象語言,而在內容。

    弗雷里(Paulo Freire)觀察到許多少受學校教育的農民,雖然不善於抽象語言,但如果所閱讀的抽象詞量與他們的現實生活直接相關,例如「水井使用權」或「向債主借款」這種對他們來說具有關鍵性影響的字眼,農民可在四十個小時之內學會。

    這正好說明少受學校教育的人,所面對的困難不是那些文字符號本身,而是在文字符號背後所帶來的抽象的普遍觀念,當這普遍概念直接指涉具體的事務,如「水井租用權」等,那麼相應的文字符號對他立即產生意義。

    伊里奇主張廢除學校,改用主題學習,讀友選配及小組討論來進行人的主動學習。這是進步的觀點。他所以如此主張,是因學校把教育制度化,從而掏空人的智能,並使學校教育與真實世界分離。

    但在人的成長歷程中不能忽略抽象能力的發展,而抽象能力的發展必須經由累積式的學習。我的看法是如果存在一種學習系統,能一方面打開人的經驗,又能發展人的抽象能力,使人在打開經驗的同時,能夠真切掌握特殊經驗與普遍經驗之間的辨證關係,從而使人真正與世界連結,那麼具有這種功能的學習系統不論是學校或非學校,都是好的教育系統。  

    目前的學校教育,採用套裝知識的學習,雖然可以讓多數人無意中學會抽象語言,但抽象語言只是抽象能力的起點。多數受過長期學校教育的人,雖因抽象語言而跨過抽象世界的門檻,但他們並未進入抽象世界。主要原因是:學習套裝知識時,他們只學得抽象的形式,並沒有學習抽像的過程,因為編製套裝知識之時,特殊經驗已被刪除,只留普遍經驗的空殼-普遍法則。學習者沒有學習如何從特殊經驗抽離出普遍法則的過程,也沒有熟稔如何從普遍法則放回特殊經驗,藉以檢驗並修正普遍法則的過程。學習者在抽象形式中只學習普遍法則的操作。因此學習者學會抽象語言,卻未發展出真正的抽象能力。


﹝注一﹞ 見篇一之五第十七節。

﹝注二﹞ 在《童年與解放》一書中,我提出「經驗網絡」的概念,並對經驗網絡的發展作結構性的描述,參見該書第五十五節。

2010年9月13日 星期一

小小的種子在萌芽


這幾年喜歡獨處、研究、禪修……
但這幾個月的因緣,不斷遇見人、遇見故事……
那個被封塵已久的理想、人格特質似乎也不斷地探出頭來——我想當社工。

恩 ~ 其實去年知道學長去考社工後,自己也偷偷看了一下考社工師的條件……
(學分,以前大學修的足夠了,但卻缺乏從未有過的實習經驗……
   也不可能再去考社工......, 且台灣的社工環境並不理想!)

當然,這都只是想想,畢竟早在廿年前,就發現處理下游的問題不及清理上游來的快速與根本,也因此才讓我這超沒定性的人,堅持佛法到現在。

剛出家時,常想著:自己會因什麼緣由而開悟。時間久了,也不再問自己這個「想像」的問題。

幾年前的禪修經驗,讓自己堅信四念處是最佳的路徑。

但除了自己堅信的禪修,最近好像還有另一顆小小的種子逐漸在萌芽!

就像印老說的:「因緣不斷地往前,葉子自己也不知道要漂向何方。……」
我也不知道這顆種子會長成什麼模樣!唯一能確定的——它逐漸在成長中。

2010年9月12日 星期日

秋天 ~ 經禪脫殼系列二 (十月蛻變主題:把生命找回來)

「幸運」的人找到熱情,也有機會實際去追求熱情;「不幸」的人則不斷遭遇挫折。只是每個人都會碰上或好或壞的際遇,際遇並不能完全左右你的生命,重要的是你面對際遇的態度。

主辦單位: 慈音共修會
活動時間: 2010/10/17(日)am 9:30 ~ pm 5:00

活動地點: 新莊市新莊路47710
報名方式: 1. 親至共修會
                      2. 電話報名(022203-0331
          
報名截止: 2010/10/12
活動費用: 免費參加
建議事項: 推薦為人父母、師長者參加
活動帶領: 釋善揚 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