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8日 星期二

全球暖化 by Chuck Spezzano

影片中Chuck博士將說明內在的溫室效應如何影響外在的全球暖化,《大家成長》祝各位朋友,生活解熱又退火,地球心涼脾肚開!(倘若看不到中文字幕,請點選Youtube右下角功能表,點選CC,點選 Chinese (Traditional Han) 即可。)


2010年12月27日 星期一

《全然接受這樣的我》_療癒我們的傷痛:回到自己身體的家

根據神經語言學的說法,創傷性傷害會影響我們的生理機能、神經系統和腦中化學物,因而導致永久性的變化。未經消化且深鎖在體內的創傷,有時會不請自來,出現在我們的意識中,甚至在危險事件發生過許多年之後,受害者心裡還是會重新經歷那些痛苦,就好像這些痛苦歷年來都持續存在一樣。

未經處理的痛苦,會讓我們的自衛系統處於隨時警戒的狀態,除了突如其來的記憶之外,各式各樣的情境,即便是毫無威脅性,都可能會啟動儲存在身體內極高度的痛苦和恐懼。

「我們童年的真相全都儲存在身體裡,雖然我們可以壓抑它,卻不可能改變它。我們的聰明才智總會被欺瞞,感覺可以被操弄,概念可以被迷惑,身體也會為藥物所哄騙戲弄;但是,總有一天,我們的身體會要我們付出代價。因為,我們的身體就像個心靈健全的孩子,無法收買,不會妥協或接受任何藉口,它會不斷地折磨我們,直到我們停止逃避事實為止。」


在佛教心理學和西方臨床治療,接納並感受感官之流的過程,是轉化的重要要素。情緒,是生理感受和情節妄想兩者的結合體。它們會不斷引發痛苦,除非我們能在其所出現的體內部位去感受它們。倘若我們可以穩定地觀照當下情緒所帶來的生理感受,那麼,那些與之有關連的過去感受與情節妄想,雖然封鎖在身心之中,仍舊得以解除。層層疊疊的昔日傷痛、恐懼或憤怒可能會因為覺性的開啟而自我釋放;當我們能感受並釋放封閉在體內的昔日傷痛時,就能夠愈來愈自在地以一顆覺醒仁慈的心,去面對當下的感覺。


現在,能讓這種信賴徹底生根的,實際上要靠自己冒險去敞開正念,覺察體驗各種感受。學習將徹底接納帶入我們身體的經驗,往往是個漸進的過程。偶爾我們可能完全感受不到痛苦,但有時痛苦卻會排山倒海而來;而回歸身體的家,並不表示我們非得長時間專注在難以忍受的生理或心理痛苦不可,特別當我們筋疲力竭時,讓自己暫停一下、休息一會兒、轉移一下注意力,都是相當明智而慈悲的措施。假使正在禪修,我們可以把慈愛心放在痛苦或恐懼之處,或者將覺照安住在呼吸上,儘可能地將身體放鬆。

當我們可以溫柔地關注這感受的基礎,我們就能將自己從慣性反應的情節妄想和情緒中解脫出來,這些都是讓我們束縛在恐懼中的主因。唯有覺醒地安住
在身體中,我們才能重新喚回自己的生命和心靈。

(節錄自 Tara Brach所著 《全然接受這樣的我》 Radical Acceptance: Embacing Your Life With the Heart of a Buddha

2010年12月23日 星期四

不同的水果,調理出來不同的健康


1.過度用腦—香蕉;2.過度用眼—木瓜;3.牙齦出血—奇異果 ;

4.心臟病史—葡萄柚;5.長期吸煙—葡萄;6.肌肉拉傷—鳳梨;

7.預防皺紋—芒果;8.血液供氧不足—櫻桃;9.腹瀉—蘋果 ;

10.胃痛—木瓜 ;11.消化不良—梨子、草莓、枇杷。


摘自 健康世界  http://www.facebook.com/health.tw

朱學恆談創意與熱情

這篇文章本來是四月份的貼文,但下午很離奇地這篇瀏覽量突然暴增,且看不到左側欄的所有選項,為避免駭客入侵,故將原文刪除重新張貼於下:

昨晚聽了一場慈濟諮商中心舉辦的演講「創意與熱情」,據阿妹說是她寫了三、四十封信給校方師長才促成了這場演講。聽完後,基於被朱學恆的熱情、阿妹的傻勁,以及會後贈送的豆花宵夜所感動,回到住處後,我將朱老大所有演講中播放的影片搜尋出,以呼應他想要讓這個社會更良善的熱力。

PS.我並非認同朱學恆的所有活動(比如反抗廢除死刑),但我覺得他的創意與熱情,為青年學子帶來一股正面的影響力。 

「創意需要發洩的出口。
別為自己設限,別人會為你設限,但千萬別為自己設限!」

朱老大首先問在場的大學生(聽眾多未超過廿五歲,哈!除了與會的老師們,只有我這個「老」校友),廿五歲時可能完成什麼樣的生涯規劃?多數人認為自己的夢想無法達成,於是就播放了以下這段影片:


Nick:沒有了四肢,但他在廿五歲時,總共出一本書、兩張CD,去過十九個國家。(他常說:WHY  NOT?)「如果你一直抱怨所沒有的,就會錯過你所擁有的。」

若他都能達成自己的夢想,四肢又健全的年輕人,有何辦不到的?「人之所以成為英雄,是因為選擇,而非能力!」

「每天做一件傻事,可以改變世界」

Matt:本來有著高薪工作,因為有著環遊世界的夢想,就辭掉了工作。但此時卻發現存款只夠到亞洲國家。但為了理想,還是義無反顧地出國了。朋友擔心他的安危,希望他到每個國家都可以拍段同手同腳的舞蹈回傳,以報平安,於是開始有了影片一開始的個人舞蹈。沒想到前幾分鐘的影片,被他的朋友們po到網路並廣為流傳。等Matt回國後,竟有口香糖公司主動贊助,邀請他到世界各地跳同樣的舞蹈,並將這樣的畫面紀錄下來,也因此完成了他環遊世界的夢想。兩年後,Matt又再度向口香糖公司提議(當時因為網路傳播,Matt在世界各地,已小有知名度。)何不在世界各國找一群人,跟他合跳這段舞蹈,於是這部世界知名的dacing影片,讓Matt成了著名的廣告代言人。

當生命僅剩下幾個月時,你會怎麼做?
Randy Pansch:一位罹患癌症的美國大學教授,當他知道自己的日子所剩無幾時 ,向校長提出,希望在學校舉辦一場演講「人生的最後一堂課」,該內容後來成為世界著名暢銷書籍。

當新聞媒體只注意八卦、誹聞的時候,朱學恆注意到了這個小小版面的新聞。一位員警殉職了,但沒有人關注員警的家人。於是他發動網友「一人一卡片的慰問」,最後竟然累積到近七百封陌生人的來信。這些卡片的溫暖,以及吳警員家人的堅強勇敢,讓他決定,一定要將這個故事作為每場演講的典範。
吳道源警員的故事:

在聽了近兩個小時的演講後,很多學生都顯得慷慨激昂,但如果他們真的義無反顧地實踐自己夢想時,相信一定會撞得滿頭包!於是,朱老大又播了以下這段影片,以鼓勵所有的人。
Team Hoyt:出生就四肢癱瘓。大學時因為同學車禍,導致癱瘓。他因為感同身受那種痛苦,於是與父親參加校方舉辦的募款運動比賽。第一次參加運動比賽後,他發現這可以讓他感覺像個正常人,於是他偉大的父親,從此背負著他參加了數十次的運動比賽。
(朱老大說:相信當你遭遇挫折時,背負的壓力絕對比不上Hoyt的老爹!)

這是一段很簡陋的影片,雖然製作的技術不是很專業,但朱老大認為只要具有熱情,仍會感動所有人。影片記載的蠟筆小新與寵物小白之間十三年的友誼。
13年後的蠟筆小新-小白的最後

以下這首日語歌有著很美的歌詞。充分寫出青少年的徬徨,而十年後的自己所回的信,也帶來了支持的力量。請您千萬要聽聽看!(特別是所有的「師」字輩,或為人父母者。)

歌名:給十五歲的你

最後朱大以電影〈練習曲〉海報的標語「有些事情現在不做,一輩子都不會做了」,作為結語!
inzero.com.tw
                                           
而最後我想介紹他所創建的全球頂尖開放式課程網站:www.myoops.org,並謝謝你,有耐心看到最後!

附註http://www.myoops.org/main.php?act=course&id=2120 這是演講前播放的影片,也值得一看!
本來尚缺一段黑道父子對話的影片,感謝朱大的版友提供,現在補上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57LAGWoU-w

ps. 慈濟大學已於6/4,將當日演講錄影po於網上.http://www.youtube.com/user/counselingcentertcu#p/a/777B0ABEB41AD91D/0/jsWfI6wIu68 

佛陀教導如何當個好看護

「瞻病之人成就五法,便得時差。云何為五?
    瞻病之人分別良醫;亦不懈怠,先起後臥;
    恆喜言談,少於睡眠;以法供養,不貪飲食;
    堪任與病人說法。」

怎樣照顧病人,才算是個好看護呢?

有一次,佛陀住在舍衛國衹樹給孤獨園。那時,世尊告訴諸比丘說:「若是看護之人擁有五種特質,那麼,受他照顧的病人,便隨時都在好轉中,很快得以離床痊癒。是哪五種特質呢?就是:

1.      看護之人,善選合適藥品,對症下藥,給病人服用,令病人得到良好的醫療。
2.      看護之人,積極勤快,按時餵食、餵藥,隨時為病人清理不潔物、淋浴更衣,保持週遭環境整潔衛生,對病人的需求立即辦理;而且總是比病人早起床,比病人晚就寢。
3.      看護之人,體諒病人生病的無奈,關懷病人所受的痛苦,噓寒問暖,好言往來,善於互動,言詞柔軟而溫暖。而且不昏沉、不貪睡。
4.      看護之人,對病人的食物不起非分之想;而且知道善用時機,和病人分享佛法、開示教導、照亮他內心的隱覆、勉勵慶喜於他的體悟,令病人不因身苦而忘失正念、衍生心苦,又得以在病中修習,透過法喜利樂身心。
5.      看護之人,善解、善悟如來所說種種深妙法,有能力為病人演說五受陰、六入處、十二因緣等法義,引導病人正念正智、法次法向——依無常而遠離、離欲、滅、捨心住,調伏對世間的貪愛,滅除內心的憂苦。

就是這樣,比丘們!一個看護之人,若擁有這些特質,那麼,這位幸運的病人,病情就會日漸好轉,迅速痊癒。」

註:經文《增壹阿含經》卷24284經。

(摘自明和講堂出版《原始佛法生死書》)

2010年12月21日 星期二

真實動作舞蹈治療工作坊_李宗芹老師帶領 99/12/19

參加了一場「人文臨床與療癒研究室」舉辦的工作坊:真實動作舞蹈治療。

前言:

舞蹈治療的派別相當多,就功能來分大致可分為:療癒性質、真實動作兩種。
據宗芹老師介紹,帶領「真實動作」者必須富有相當的舞療經驗,所以大部份會開始帶的人多已是「老人」。在國外真實動作無認證的機制,卻反而因為這樣讓引用此方法的舞療師更加謹慎。

老師分享在美國剛開始學習真實動作的經驗,一開始學校的老師什麼都沒教,就只是讓他們自己練習,持續了兩年(這對於舞蹈專科出身的她相當無法適應)。某天,老師播放一片影帶給他們看:畫面是位日本的舞療師,舞動著有別於一般舞蹈的動作。老師表示她觀那段舞蹈時非常不舒服,也帶給她很深刻的印象。直到十年後,她因朋友的介紹認識了這位日本籍的舞療師,彼此分享,確實老師感受到的(觀者),也是當時舞者(動者)的身心感受。


理論基礎:
一、動者的重點提示:
  1. 閉上眼睛,你將踏入未知。你不知你會做什麼,你不知你會如何移動;但是,
   不管你怎麼動都沒有對也沒有錯。
  1. 當你在動時,遇到了意識或想法,就聽從身體的選擇,或是聽從意識的選擇,
   讓身體來follow。重點在於你創造自己的主觀經驗。
3. 如果你都不想動,你還是有理由可以選擇停留再某一個姿態,感覺身體對你
   的呼喚。

二、觀照者重點提示:
  1. 跟隨動者的移動。從動者的經驗去追蹤自己的經驗,去注意發生在自己身體與內在的事情。
  2. 當動者結束時,觀照者與動者眼神交會。
  3. 結束時,觀照者叫動者的名字,邀請他做一個結束。
  4. 動者眼睛閉起,如有危險或傷害者,觀者可將動者圍起。

三、身體動作開始之前注意事項:
  1. 邀請
  2. 眼神交會
  3. 動者有大動作或突然的快速移動時,要睜開眼睛。

四、語言交流的重點提示:
  1. 動者先說
  2. 回想移動時身體在做什麼,或是動作的順序。
  3. 觀照者的語言請說:動者身體做了什麼。包含順序,補充動者忘記的部份,引發動者想更多的細節。
  4. 觀照者請勿過早命名動作的情緒,也勿評價動作美、醜。要追隨動者個別的獨特性。

◎    觀照者須有一定的成熟度,才有辦法承接動者的生活經驗。
◎    「動者」在動時,身體也在覺察外在:
  1. 我跟世界的關係(外界、觀者的關係)
  2. 我跟內在經驗的關係
◎  問:如果動者無法引發我的經驗呢?
    答:無法引動也是你的現在狀態,觀者只要一心一意的追蹤動者(客體),同時感受自身的感受。
    問:若動者的動作牽動了我的情緒?
    答:這可能也是動者的情緒,此時就創造了分享。 

分享:
Q:如果不想動呢?
A:其實坐在那邊也是個開始,呼吸也是動,生命的開始就是從mover開始的。
    我們內在的覺知來自身體的訊息,「真實動作」在國外又稱「動中修行」。

Q:剛偷聽到老師說OO人很進入狀況?老師是如何判斷的?
A:喔!剛我只跟OO說過,你應該是聽到我們的談話吧!因為他曾修過我一年
    的課,所以我可以掌握他的動作。或像剛剛一開始為何我找人去承接裡面那
    三人的動作,是因為在上午時,我注意到每個人的動作質感,知道誰的動作
    跟誰的動作是類似的,誰可以承接誰的動作。所以觀者不是沒有事,是很辛
    苦的!不過熟悉後就很容易感受了,像我的身體就很敏銳,今天來到這裡,
    也許大家都是修行者,感覺這邊的磁場跟能量非常好。

Q:剛剛練習時,我覺得雖然看不見,但除了眼睛之外,所有的感官都
    可以知道外界的狀況,且跟觀者有很深的連結,覺得自己是安全的、他是看
    著我的,當老師要敲缽前,我也感受到觀者在哪個方向,身體就很自動的朝
    向他的方向,所以睜開眼睛時就看到他。
A:謝謝你的語言將我們帶入真實動作的下個階段,真實動作的更深一層就
    是身體覺知的遍滿,而這需要很強的覺察。

2010年12月20日 星期一

一分鐘看花博_天下雜誌

花博有哪些重點非看不可?從科技、植栽、建築到藝文四大主題,天下雜誌採訪團隊帶你看­熱鬧、也看門道!










2010年12月17日 星期五

冬季 ~ 心靈饗宴

  慈音共修會繼「秋天~經禪脫殼系列」之後,將於歲末舉行一場「心靈饗宴」工作坊。
   
    心如工畫師,能畫諸世間。五蕴悉從生,一切唯心造。
                                                    ~華嚴經~

    關於心,我們被教導的太少,然而,心卻是愛、滿足、喜悅的關鍵。是心使我們能與他人結合,也是心給我們勇氣。我們相信什麼,就會發生什麼;這是心理學裡所謂的「自我應驗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在生命中,你會吸引到你所注意、關心的東西。」我們常收到許多祝福的卡片上面寫著「心想事成」,當我們愉悅的接受它,很奇妙的就會發生好事連連。反之,……

    本次工作坊將帶領大家去檢查自己與心的關係,去感受那能愛、感覺、敞開的能力。當心念改變了,也會發現世界跟著改變了。如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一書提及:「當你決心追求你的夢想時,全宇宙都會悄悄來幫你!」


主辦單位: 慈音共修會
活動時間: 2011/01/02 上午 9:30 ~ 下午 5:00
活動地點: 新莊市新莊路47710
報名方式: 1. 親至共修會
                      2. 電話報名(022203-0331
          
報名截止: 2010/12/27
活動費用: 免費參加
注意事項: 請攜帶兩本舊雜誌、剪刀、膠水
活動帶領: 釋善揚 法師


  

2010年12月16日 星期四

《當下,繁花盛開》日常中修習正念


【上樓】
日常生活中可以修習正念的機會不可勝數,上樓對我就是個好練習。我在家時每天就得上樓幾百次,到樓上拿東西,或與樓上的人講話,可是我的長期基地在樓下,所以我常在樓上樓下來回奔波,我上去是因為找到我需要的物品,或上完洗手間之後要下來。
於是我發現自己常需要被拉到另一處,或被下一件必須做的事、下一個必須去的地方所牽制。有時我察覺到自己三步併做兩步衝上樓;有時正念會覺醒,逮到自己在狂熱中衝刺,我覺知到自己有點喘不過氣,心臟在疾速跳動,內心也一樣。當時我整個生命被一些匆忙的目的所驅策,以致上樓以後常常忘掉這些目的的意義何在。
如果我能在樓梯最低一階或剛開始上樓之際,捕捉到這股能量的波動,我就會慢下來,不只是一步一階,而是非常慢,也許一息一步,提醒自己,為了此時此刻生命的全然存在,沒有什麼地方不能等到下一刻再去,沒有什麼東西不能等到下一刻再拿。

我發覺當我記得運用正念時,一路上比較能夠連繫上我的生命,也比較有中心;我也發覺其實並沒有所謂外在的匆忙,只有內在的匆忙,而這份匆忙是被缺乏耐性和失念下的焦慮思考所驅策,有時細微到我必須仔細聆聽才偵測得出來,但也有時明顯到怎樣也扭轉不了它的力量。只要我覺知到內心的匆忙及其後果,這份覺知本身就會幫助我,使我在擾動的時刻裡不會完全失去自己。還有,你可能已經猜到了,下樓也是一樣,但下樓時因著地心引力,所以要慢下來更困難。
【請試一試】
用家中尋常且一再重複的機會來修習正念,開門、接電話、找家人講話、去浴室、從烘乾機中取出衣服、走到冰箱前,都是可以慢下來,也都是與每一時刻緊密連繫的好機會。留意一下,推你走向電話或聽到第一聲門鈴響的內在感覺,你為什麼需要這麼急著反應?快到將你從生命中平順的前一刻抽拔出來?這樣的過渡期能否更優雅一些?可不可以一直保有正念?
還有,試著與這些事情同在,像是淋浴或吃飯等等事情。淋浴時你真的在淋浴嗎?有感覺到水流過皮膚嗎?還是你思緒飛走了,或在念頭中迷失,而根本沒有真正在淋浴?吃飯也是另一個練習正念的好機會,你嚐到食物了嗎?你察覺到自己吃得多快、吃了多少、在何時何地吃、吃了些什麼食物嗎?你能整天都與自己同在、一再一再將自己帶回當下嗎?

(本文摘自 Jon Kabat-Zinn, Ph.D著,雷淑雲譯,《當下,繁花盛開Wherever You Go, There You Are: Mindfulness Meditation In Everyday Life

相關介紹:




2010年12月15日 星期三

2010心理學年會筆記 part4_舞蹈治療

聯合年會眾多的工作坊中,就以舞蹈治療最為熱門,才開放登錄不到半小時就爆滿了。當天本來打算放棄,改參加其他工作坊,沒想到在走出校園尋找素食餐點之際巧遇若蘭,她希望我上課前還是去看看。
於是用餐畢,火速地趕到會場,果然看到若蘭跟愛玲站在教室外。若蘭笑笑地說:「等等妳就當我們的助教……」沒想到,就醬跟她們進了教室。(這也算是協會會員的福利吧!^^ 還好時間到了仍有候補名額,我也就不顯得尷尬。)現在想想若蘭算是我進協會的貴人吧!雖然入門課不是跟她學習,但在高雄、台北的大型工作坊總會巧遇,而她的關照總令人溫馨滿懷。
下午的工作坊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場由愛玲跟若蘭帶領,第二場則是昭老師與若蘭。
一、「在舞動中,擁抱自己」~自我療癒的舞蹈治療
【目的】:
在自由舞動中悅納自身情緒感受,遇見真實純淨的內在自我,進而產生自我療癒。

【方法】:
藉由啟發性帶領方式引導成員開啟對於自我內在的關照與覺察,將內心的情感資料庫具體外化,讓身心更加開展、豐富。
【預期成效】:
透過自身節奏韻律的舞動釋放與表達內在情感,再藉由持續的體現與覺受過程,讓自身的生命故事逐漸清晰,在大團體的互動與交流中重新獲得支持與力量。
【心得】:
愛玲的外型相當有個性,深邃的臉龐讓我聯想到印地安人,就好像在水晶球的催眠下,身體逐漸放鬆。我想她是位教學經驗豐富且極包容的老師。引導語允許所有學員安處於自身的狀態,因此我可以舒適地靠著牆,以盤腿的姿勢持續地跟著話語同步進行。(不知道老師是否有學習禪修,某些指導語跟禪師好像喔!)
從頭至尾的掃描後,內、外皆感到鬆弛,覺察也逐漸擴散到四周。開始有人進行較大動作的舒展,有人離開原來的位子,然後有了互動的交流。聽著內在的需要,我也開始簡單的肢體動作,看到若蘭朝我迎來,試著與她互跳了一小段。之後,團體形成大圈圈、火車過山洞的畫面……。這情景跟在高雄工作坊極像,不禁想著,是否人類的集體潛意識都是如此,而原住民的古老舞蹈則保留了這樣的原型。
長時間地狂歡後,人們漸漸地沉寂下來,但整場中,仍有一位學員以著小碎步來回的奔走。對於她的勇敢與奇特,我很想給些回應,就用手在地上拍著其奔跑的節奏,她抬頭瞧了一眼,又恁自飛翔般地奔走著。拍累了,我就放任身體傾倒於壁。

二、「創傷與復原」:舞蹈動作治療探索團體
【目的】
從自由舞動身體的過程中,探索傷害經驗與自癒的能力。
【方法】
1.      以榮格的對立性(polarity)為主軸概念。
2.      透過肢體律動的暖身,預備團體成員進入主題探索。
3.      藉由音樂、舞療師口語的引導,以及成員即興地舞動身體,探索「受傷害的我」以及「抵禦性的我」。
4.      流動式的團體雕塑。
【預期成效】
透過自由地舞動身體與團體動力,成員有機會體驗到傷害經驗所帶來的影響,並能與其內在堅強和有能量的我接觸,進而找到自癒的能力。
【心得】
老師本身就具有英國舞療師的執照,在英國實習時,也以處理創傷經驗的個案為主。
就像老師平常上課一樣,先讓學員隨意地走著(我想自己之所以喜歡舞療,是因為舞療師總能尊重個案的現況,不逼迫一定要做特意的動作,而又有著類似身念處的覺察吧!)
開始有些暖身的動作,然老師要大家回憶一件較輕微的受傷經驗(我想是受制於時間,無法處理重大的傷痛。),並與夥伴分享。然老師又拿出各色的布塊,指引大家用動作或三個姿勢展演受傷的經驗。看到有人用布包裹著身體,而我的手也逐漸被布纏住……布條漫舞,現場宛如一場現代舞表演。
老師引導生出力量的冥想,再讓學員們以三個動作表現出感受到的「正面力量」。……最後將整場的感受以圖畫畫下,並與夥伴分享。
Ps.很可惜距離工作坊有好些日子了,而我的記憶總是隨著時光而逝——能記得的有限。當時的畫作竟也在回程的路上遺失了,謹以此短文作為紀念,並感謝若蘭的邀請。謝謝!


台灣舞蹈治療協會 http://blog.yam.com/tdta

2010年12月14日 星期二

2010心理學年會筆記 part3_從拉岡到佛洛伊德:如何閱讀臨床文本?

這屆聯合年會假實踐大學舉行,校內有三棟大樓同時舉行著不同場次的演講或工作坊。所以參加這個場次後,往往得再趕到下個場次的教室。這對於毫無方向感的路痴而言(恩~就是在下!),實是一大考驗。
拉岡這場座落於圖資大樓,地面上層屬圖書館館區(類似誠品的風格,從玻璃牆面透視……雅痞式的貴族擺飾,看來學生繳了不少學費啊!)。講座教室位於地下室二樓,建築相當後現代,抬頭就可以看到燈管等大型建物,有著裝置藝術展館的風味。
趕到教室時,演講已經開始。還好仍有空位……
知道拉岡是幾年前就讀慈濟宗研所時,聆聽余德慧及鄭印君兩位老師介紹過。當時的認知是從宗教文學切入,因覺得拉岡某些論點與佛法極像,也就一直對這位大師有著深深的好感。
這次的講者是位精神科醫師,從精神分析的領域談拉岡多了些趣味。只是……講述過程中,演講者不停地來回走動……看得我頭都昏了,最後決定不再抬頭(我還是有認真聽啦!)才較能專注於演講內容。以下摘自年會手冊及個人筆記(多數是講者講義):
主講者:王恩南 (吳火獅醫院、台北醫學大學)

拉岡的作品向以艱深晦澀著稱,作品中常被引述如謎語的命題(如:無意識具有如與言般的結構,或主體從大寫他者處以反轉的形式接收到自己的訊息等等)令讀者望之卻步。然而拉岡的早期工作(1936-1953)卻以回歸佛洛伊德為職志,致力於閱讀與註解佛洛伊德的文本。從兩個作者的文本之間進行對照閱讀,讀者可清晰爬梳拉岡思考的脈絡。他反覆地在其中追問:佛洛伊德所要揭示的分析經驗為何?對拉岡來說,只從案主自我剖析的個人心路歷程去理解其分析經驗並不足夠。他認為唯有將分析進程視為辯證的開展,視為案主與分析者兩個主體之間為尋找真實達案而進行的互動,才有可能從中揭示案主症狀所傳遞的訊息。在互動中生產的臨床資料(夢、口誤、相關語等)——如案主的症狀,可依此建構出各種文本,而精神分析意義下的臨床正是由這些文本交織而成。因此,要理解臨床經驗,先要拆解寫在不同文本相互指涉的訊息。

要能閱讀臨床文本,需要先熟悉文本書寫的方法。不同的文本依循不同的規則寫成,正如案主和分析者所生活的社會也依循某些規則構成。拉岡試圖從人的科學相關領域如人類學、語言學等那裡,尋求理解這些規則的方法。依循佛洛伊德以開展的道路,拉岡使精神分析在臨床文本的閱讀上得以和其他領域對話。

    分析的形式:
  1. Thematic:說者敘述的事件
  2. Discourse:類似外交辭令,實際上要說的與說出的不同。
  3. Dialectical
à 真實答案?
à 分析者作為訊息接收者與反射者

    多重文本如何在分析中被建構起來?
à 弦外之音是對誰說?

    夢是願望的完成,不是願望的實現。

    朵拉 / 拉岡 真相的發展:
/.案主會認為我的問題都是別人造成的。
 à 案主:真相就是如此明確啊!
   /.如此諮商者如何處理?
     à Freud反問朵拉:當K太太與妳父親外遇時,妳在做什麼?
        朵拉:在幫忙照顧K太太的小孩。
     è因此,朵拉成為共謀。(辯證的反轉)
   /.朵拉其實有著忌妒,這個忌妒來自更深層的伊底帕斯情結。
   /.一個真實的父親不一定是象徵的父親。
   /.朵拉到底在K太太身上看到什麼?真相是朵拉與K太太有著異於常人的情
    

‎2010心理學年會筆記 part2_音樂治療簡介與實務運用

主講者:吳佳慧 (中華民國應用音樂推廣協會講師)

一、音樂:
    任何物品震動都會發出聲音,規律振動形成樂音,不規律振動則形成噪音。
    這個規律動的聲波——樂音,因振動方式不同而具備了音高(不同振動頻率)、音色(不同震動波形)、音長(不同震動時間)、強度(不同震幅)等基本要素,加以組合後便產生各種節奏、旋律、和聲和曲式的音樂。

【體驗一:】
(一)活動:
1.      體驗節奏:請八位同學各自選取喜歡的鼓,跟隨老師的拍子演奏,其他人則拍打地面或大腿。
2.      體驗速度與力度:老師帶領不同的拍打。
3.      體驗旋律:
A.換另外五人拿取不同音階的手鐘,每次一個人搖出一個音階,避免同時發聲。
  à 集體演奏的旋律很像日本寺院的氛圍
  è 原來每個人都可以即興創作。 
    ◎老師解釋日本演歌多是採用那五個音為主旋律譜出歌曲。
      B.換另外七人拿手鐘(多了兩個音階)è 形成類似中國節慶的曲調。
(二)討論:
1.聽起來感覺......
2.讓我聯想到......

    非音樂的元素:社會文化、個人成長背景、過去音樂經驗、其他非音樂元素的影響,如歌詞、演唱者、搭配該音樂的特殊事件。
老師示範:拍打愛的鼓勵前半部的節奏,我們就會接出下段的拍子。但當他在大陸時,拍出上半部,卻沒有任何人回應,因為他們不熟悉這樣的節奏。

二、音樂兒(music child):
    每個人與生俱來感受音樂、透過音樂表達自我的能力(Robbins & Robbins,1991)。

【體驗二:】
(一)活動: 徵求八位自願者,進入同心圓內圈,各自選取不同的樂器,即興演奏
(二)討論:
1.我使用的樂器?原因?
2.我演奏時的感受?
3.外圈聽眾的感受?

三、音樂治療
根據世界音樂治療聯盟(The World Federation of Music Therapy)定義:
◎「音樂治療」是指由合格的音樂治療師使用音樂及/或音樂元素(聲音、節奏、旋律和和
      聲)與單一個案或團體,透過設計來協助及促進溝通、關係、學習、動作、表達、組織和
      其他治療目標的過程,以符合個案生理、心智、社會及認知的需求。
    音樂治療目標在發展潛能和/或修復個體功能,使個體達到更佳的內在或人際間的整合,因而透過預防、復建或治療達到更好生活品質。

四、治療師與案主互動的練習:
老師徵求一位自願的個案即興演奏。老師先示範以下,之後其他人跟著感覺回應個案的聲音。
    1.回應(grounding):抓出音樂主軸回應對方。
 2.模彷:模彷個案發出的聲音。
 3.強化:除強化音樂,重要的是強化個案的情緒。

    互動練習在第二堂課有較多的練習,可惜我基於對音樂的恐懼(偶素法務白痴啊!)及拉崗的呼喚,第二堂就離開這個工作坊轉去聽「敘事與拉崗」了。

2010年12月11日 星期六

2010心理學年會筆記 part1_從悲傷歷程談靈性成長

十二月初參加了兩天的心理學年會,趁著今天出大太陽,整理一下當時的筆記。(問題是:這跟太陽有關嗎? ……

主講者:李佩怡(台師大教育心理與輔導系副教授)/ 內容摘自當日投影講義

    歷經喪失而悲傷的人,靈性在哪裡?
à 自我在哪裡破掉,靈性就在那裡長出來。

    失落的不是只在心理層面;倚靠的不在人給出的範疇。
    靈性的需求出現在
/.當人遇到最無助的生死關頭或重大災厄時;
/.遇到超過人類可使力的範圍時,人的力量窮盡時;
/.我們求助比人類更大的力量來幫助自己及家人。我們向天、神、佛等呼求,
 說出自己的祈求,渴望奇蹟,獲得安全,期待被庇祐。

    當我的世界破掉了,悲傷中才發現:原來我與天有隱而不顯的關係:
/.當人遇到突發的重大打擊、生命、財產、家園被外力剝奪時,個人的世界破
 掉了,無法理解為什麼自己的生命有此種遭遇。
/.當問「為什麼這麼壞的事要發生在我身上?」這時的質問是問天的,破掉的
 是個人實際的生存世界、生活架構,也是個人內在的世界架構。

    靈性即是終極的意義:
/.Frankl1978)靈性的議題在高層意義(meta meaning)的名稱之下。
/.靈性可被理解為「終極意義」(Spirituality was understood as “ultimate
meaning” —— Rumbold,2003


    喪働者需要找到失落的意義:
/.需要者到「為什麼發生在我身上的答案」,有些人在宗教社群中找到安慰、
 有的尋找個人的哲學,或是靈性的信念。
/.找到痛苦的意義,也就找到支撐的力量。

    哀働者需要與逝者連結:
Worden哀掉的任務中有靈性的視框(2008年,第七版),任務四:將對逝者的情感重新投注在未來的生活上:
/.人們不會將精神和情緒的活力從逝者身上挪開,而是找到發展和逝者間的『持續連結』的途徑。
/.為逝者找到ㄧ個處所,使生者和逝者連結,但不會阻礙他繼續生活。
/.我們需要發現紀念,即記憶所愛逝者的途徑,永留他們和我們在一起,但仍
 能繼續生活。
à 一般人都會提及任務四是重建關係。但重建關係不僅是活人間的關係,尚
   包括活者與逝者的關係。

    雙軌歷程理論中亦強調與逝者連結:
/.喪親者在失落之後的調適有「親近與逃避」及「來回擺動」兩現象。
/.常擺動於「經驗失落的痛苦」與「因應現實生活改變」兩個動力之間。
/.將個人調適失落的過程視為一種動態的、非線性的歷程。
/.失落導向——以情感為主導,專注於失落的傷痛、情緒的宣洩、與逝者間關
 係連結等。

    在達到超越之前,還有許多悲傷的功課需要通過。悲傷教我們停下腳步,檢視我們真的想由生命中得到什麼。(Sanders.C.M.,1992

    《悲傷具有神奇的療癒力量》(Kubler-Ross,2005):悲傷是情感、精神、心理
的治療之旅。悲傷可以讓你的生命產生蛻變。沒有人會白白悲傷,悲傷永遠有治療力量。
à 不是你給案主希望,而是陪伴案主使他有希望。

    Stephen Levine
當你的「恐懼」碰到別人的痛苦時,它就變成「憐憫」;
當你的「愛心」碰到別人的痛苦時,它就變成「慈悲」。

    慈悲來自走在邊界經驗上的覺知:
/.邊界經驗:不落兩邊、開放於當下。
/.這一邊悲傷來自於無法掌控情境,來自於我們課一想要某種結果,來自於抗
 逆自然之道。於是我們無助無力。
/.這一邊悲傷來自於我們的自我保護,來自於對自身痛苦的不感知,來自於深
 層的恐懼害怕面對痛苦。於是我們劃清界限、冷漠與置身度外。
/.走在邊界上的慈悲:充分感知自身的狀態,接納外在的狀態,開放自己也臣
 服於道。活在自覺、自省與覺他、覺物的敏感清楚狀態。

    慈悲來自心的體會,同時是超越自我的力量。
/.真誠的靈性之旅即是與心連結的道路。
/.找到一條與心相伴的道路,走上一條轉化並觸動生命核心的道路,讓我們能
 全然發自內心地活在世上。
   /.沒有任何人能為我們指出什麼是我們該走的路,相反地,我們需要靜下來,
 聆聽心的聲音,與自己的心對話,讓問題的答案在我們內在某處顯現。
/.認清你眼前的事物,隱藏的事物就會向你顯現。——湯瑪斯福音。

    由哀悼自己的傷痛,轉化為慈悲,其中的奧秘何在?
/.奧秘在於不分裂、不對立、不排斥、不批判的心態。
/.先對自己的傷痛,能允許自己經驗它、疼惜它、溫和對待它、不批判,將內
 在的分裂能一步步地整合,即是對自己的慈悲。
/.由於不分割自己的內在兩極,接納自己的傷痛後,才能敏覺到他人的傷痛:
 由於能夠愛護自己的傷痛,才能在他人傷痛處給予安慰及疼惜。此即對他人
 的慈悲。
/.由於超越分別心,才能屏除表象的差異,在人性的底層的同質上共鳴,不因
 對立而生仇恨。

    情緒的鍊金術:
/.情緒儲存在身體中,身體深刻地體驗到情緒的發生,未曾完整體驗的情緒會
  陷在身體裡。情緒並非完全要靠理性(正向)的思考來根除,而是要在身
  體上完整體驗它。
/.懂得暫時搭上痛苦情緒的力量,進而理解它、與它為友,不在抵抗它;全心
  全意投入卻不為它壓制。

    同理心與慈悲是傷痛情緒鍊金術的禮物:
/.當我們愈來愈能覺察自身的傷痛情緒,並接受它們的力量時,我們就愈能覺
 察到其他人的痛苦,更有同理心。
/.接著我們會放掉自身的孤立、痛苦,了解到傷痛不僅是個人感受而已,而是
 眾人的普同經驗。
/.透過深度同理我與他人、世界、宇宙的痛苦相連,由此滋長我們的慈悲心。
 慈悲是療癒人類大家庭傷痛的藥方。

    Piero Ferrucci,1997:如果我們讓其他的生命住在我內,就可感覺到每一個個
   體都與整體相連。因為如果你的痛苦也是我的痛苦,而我在我身上認出你的
   喜樂,那麼我們之間的屏障都拆除了。
   ……因此同理心是一種意識的擴張。透過這種能力,我們能與樹木、螞蟻和
   大象、飛鳥、河流和大海、兒童和老人、男人和女人、受苦的及快樂的人、
   彩虹和銀河等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