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31日 星期一

蒲公英


這篇是2006年和大學時代室友,我們三個人合開的部落格貼文,
當時我就讀佛研所,不過,是處在休學狀態;
而一位室友「嫁夫隨夫」 漂洋過海,到了哥斯大黎加;
另一位在雲林的「貓耳朵餅乾基金會」享受著田園生活。
為了分享分隔三地的生活,就這樣「誕生」了部落格。
只是後來各自忙碌,久未發文,自己也忘了密碼…,就先搬過來了。

(僅以此紀念當時的因緣)

那天
你說蒲公英好美   天空好藍

昨天
驚瞥蒲公英的花語
於是 悄悄摘下一朵
送給了   今天

祝你 快樂

印地安酋長西雅圖寫給美國政府的一封信

這篇是2006年和大學時代室友,我們三個人合開的部落格貼文,
當時我就讀佛研所,住在美麗的金山;
而一位室友「嫁夫隨夫」 漂洋過海,到了哥斯大黎加;
另一位在雲林的「貓耳朵餅乾基金會」享受著田園生活。
為了分享分隔三地的生活,就這樣「誕生」了部落格。
只是後來各自忙碌,久未發文,自己也忘了密碼,就先搬過來了。
梵文課時,解到一題關於土地的句子。
老師提及,美國政府曾想向印地安酋長購買土地,
此時,酋長也回應了...
這讓我想到曾讀過的一本圖文書 ~
《印地安酋長西雅圖寫給美國政府的一封信

你怎能買賣天空, 買賣大地呢?
在華盛頓的總統寫信給我,
他表達要買我們土地的意願.
但是你怎麼能夠買賣天空? 買賣大地呢?
這種概念對我們而言是很陌生的.
我們並不擁有空氣的清新, 也不擁有流水的亮麗.
因此, 你怎麼能夠買他們呢?
地球的每一寸大地對我們人民而言, 都是很神聖的,
每一根燦亮的松針, 每一片海灘,
黑森林中的薄霧,每一片草地, 每一隻嗡嗡作響的昆蟲,
所有的這些生物, 一支草一點露,
在我們人民的記憶及經驗中都是聖潔的.
我們可以感受到樹幹裡流動的樹液,
就像自己感受到身體內流動的血液一樣.
地球和我們都是對方身體中的一部分.
每一朵充滿香味的鮮花都是我們的姐妹.
, 鹿, 鷹都是我們的兄弟, 岩石的尖峰, 青草的汁液,
小馬的體溫,都和人類屬於同一個家庭.
小溪和大河內都流著閃爍的流水, 那不只是水而已,
那是祖先的血液.
如果我們把土地賣給你,
盼你不要望了他們都是神聖的.
清澈湖泊上朦朧的倒影,
映照出我們民族生活中的每一樁事件及回憶.
潺潺的流水正是我們祖先的話語.
所有的河流都是我們的兄弟, 他們滋潤了我們.
河水載負我們的獨木舟,
河水餵食了我們的子孫.
你必須善待河流, 如同善待自己的兄弟一樣.
如果我將土地賣給你, 毋忘空氣是我們的珍寶,
空氣與人類分享了它的靈魂.
我們的祖先從出生到死亡都是風看顧的,
我們子孫的生命精髓也是和風給予的.
因此, 在土地賣給你之後, 你必須保留它的獨立和聖潔.
將它視為人們可以去品嚐那沾滿花香與和風的地方.
我們曾經教給我們的子孫一切,
你願意繼續告訴你的子孫嗎?
你會教導他們說大地就是我們的母親,
會降臨到大地上的一切, 也會發生在它的子孫身上.
這是我們已知的: 人類並不擁有大地, 人類屬於大地.
就像人類體內都流著鮮血,
所有的生物都是密不可分的.
人類並不自己編織生命之網,
人類只是碰巧擱淺在生命之網內,
人類試圖要去改變生命的所有行為,
都會報應到自己身上.
有一件事是我們已知的:
我們的神和你們的神是同一個.
大地對神而言是很珍貴的. 對大地傷害越多,
表示你輕視造物者的程度越深.
你們的目的對我們而言是一個謎,
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如果所有的水牛都被屠殺了, 所有的野馬都被馴服了.
當所有森林中秘密的小角落都被人類侵入,
當所有果實纍纍的山丘都插滿了電線桿時,
世界會變的怎麼樣呢?
灌木叢要長到那裡呢? 消失了, 老鷹會去那裡呢?
消失了!
如果生活中沒有了飛奔的小馬及狩獵,
會變成什麼情況?
那不是生活只是求生存.
如果最後一個紅種人的自然天性消失了,
如果他對過去的記憶只是一片飄過草地的雲所造成的陰影,
這時河岸和森林仍然存在嗎?
這時我的子民仍能保有他們祖先的精神嗎?
我們看待這片大地的心情,
如同新生兒敬愛母親的心情.
如果我將大地賣給你, 請和我們一樣愛這片大地,
像我們一樣的看顧它.
要在心中常保對大地的記憶, 在你心中常存大地原貌,
並將大地的原貌保留下來給你的子孫,
並像神愛護我們一樣的愛護大地.
你和我們一樣, 是這片大地的一部分.
這片大地對我們是珍貴的,
它對你也是珍貴的. 我們確知一件事:
上帝只有一人, 人類只有一種.
不論白人或紅人都不應被區分. 我們畢竟應該是兄弟。
再介紹不錯的網站音樂: (馬修連恩的狼專輯)
http://blog.xuite.net/sinner66/blog/7062481
http://blog.xuite.net/sinner66/blog/7050194
馬修.連恩( Matthew Lien )這位北美的印第安人,
是當代首屈一指的音樂家、作家、攝影師與冒險家,也是國際知名的環保推動者。

2010年5月30日 星期日

新專家時代

本文轉貼自 2009全球華文部落格藝術文化首獎 <他方的他方>
http://tw.myblog.yahoo.com/ailleurs-art/article?mid=1882&prev=1921&next=1865


部落格此一媒材的出現,使得「他方的他方」這種極度個人化的言論成為可能。以往高度集中的媒體權,被打碎分散到每一位部落客手中,初期是散亂而無秩序的,也就是Andy Warhol所預言的「每個人都能紅15分鐘」的普普世界。但是部落格世界的進一步發展,翻譯軟體的持續進步,卻有可能將我們帶往一個極度專業分工的「新專家時代」。 
對某一個領域、某一個議題有興趣的網友,只要他是真的有興趣,搭配翻譯軟體,他應該能在網路上找到該領域的全球最佳部落格。對園藝有興趣,就能找到全球最好的園藝專家部落格來做老師,每一個領域都找到最好的老師來當家教,只有該領域的專家言論才真正具有超越國界的影響力,改變了以往只要佔據主流媒體就能偽裝是專家的時代。 
每個人可以在部落格寫出自己的所思所想,然後被搜尋。精緻分工、見識不凡的各種真正精細的達人世界,正是部落格此一媒材最重大的意義:原來在遠方,有人跟我一起呼吸,我並不是獨自存在這個世界
而這一切的發生,如同一個部落格的出生、成長和死亡,將如同花開花落般自然。 
我對於這樣的一個世界充滿期待。
電影 <花開花落> 海報

2010年5月29日 星期六

「身心靈平衡」課程期末心得




初次看到慈濟推廣中心「身心靈平衡」這個標題,就相當地吸引我。原以為是冥想之類的課程,閱讀教學大綱之後,更加深了好奇。裡面大意是:「將瑜珈與皮拉提斯結合,並且採團體活動的方式進行適合鮮少運動者。」當時我正因脊椎疼痛與肌耐力不足所苦,正思考著該怎麼對待這付「老骨頭」時(我全身骨質檢測有79歲高齡),發現了這門課。另外,覺得特殊的是,講師竟是一位運動學博士,這幾年雖然看過不少博士,但運動類的,生平還不曾遇見!高興地心想:若是這麼專業,應該可以避免運動傷害吧!(因為復健師並不建議我從事複雜的瑜珈類活動) 


或許是我暗自竊喜的時間太長了,電話報名時,竟被告知已經額滿!隔兩天厚著臉皮,想著:那後補應該可以試試吧!再度去報名。所幸一個月的等待後,終於遞補上了。感恩那位缺席的菩薩。 ^ ^ v 


第一堂課是自我介紹,我第一次看到如此「歡樂」又「吵鬧」的「身心靈平衡」課程!哈!與我對「身心靈平衡」課程的刻版印象大不相同!不過我也被這樣的氣氛深深地感染了,記得自己是笑著回到住處的。這位老師怎麼這麼溫暖、可愛,掌握氣氛的功力令人豎指!
   
因為個性的關係,(生性內向、喜好大自然……,我可以對佛發誓,上述絕對屬實! ^ ^)其實我一直很怕有活動的課程,在動態的團體裡總會讓我想躲到角落。不過在老師的課堂裡,活動搭配著運動,手、腳有著可以遵循的依據,就不再感到手足無措了! 
  
另外由於長時間使用電腦,頸椎與腰椎往往疼痛不已。很神奇地,每次上課後,就會發現那些疼痛不翼而飛,且筋骨舒暢。只可惜,我的惰性總讓這樣的充血持續不了四十八個小時。 
  
就如有次上課同學說的,一般的瑜珈課是「禁語」的,不過溫老師極喜愛在課程中分享。這些內容有著她所看到的、感受到的,還加上了同學的回饋,這都讓人有著生命共同體的感受。 


期末將至,謝謝老師帶來了一學期的「身心靈平衡」,也謝謝芝穎每次的體貼提醒,還有感恩同學們共同創造的溫馨氣氛。 

2010年5月27日 星期四

園藝治療memo

聽了一整天「園藝治療」研討,雖然會議進行到晚上六點多,除了聽到肚子抗議的呢喃外,內心卻澎湃不已,充滿興奮的想法。原以為「園藝治療」就是介紹「園藝」+ 「治療」,今天接收的訊息卻與以往聽過的園藝治療截然不同。特別談到園藝治療「奧地利難民」以及「日本慰安婦」的案例,對我及其他聽眾都產生了不少文化上的衝擊。演講者介紹著各國不同的人文脈絡,講述著人與大自然的關係,在互為主體過程之空隙中,遇見殊異性。極想將這一天的感想儘速寫下,不過還有欠債未還——得先幫友人編排論文,還要繳交「身心靈平衡」課程的心得。希望我的記憶夠持久……. ,(唉!我有隔夜之迷,希望它別因此走進歷史……)好將這一天看到、聽到、感受到的付交文字。

2010年5月26日 星期三

為什麼禪修可幫助憂鬱者

過去幾個世紀以來,人們一直運用呼吸來作為冥想的工具。為什麼它和這些過去曾經憂鬱,而且持續容易受到傷害而再次變得憂鬱的人有關呢?回想我們的分析,在輕微負面心情的狀態下,負向思考的增加,是造成憂鬱症復發和再犯的主要原因。在有復發可能性的時候,評估事情為正面或負面,特別是憂鬱的情緒本身,能啟動反芻式(rumination)的反應型態(「為什麼我沒有多一點這種想法?為什麼我有太多那種想法?」)。很快地,心靈就迷失在思考過去或擔心未來。現在,想一想呼吸是什麼,以及它能做些什麼。


首先,呼吸發生在當下,因此將注意力專注在呼吸,可以幫助一個人放開過去和未來。第二,呼吸是一直都存在的,因此它隨時都能夠被當作聚焦在一個人情緒狀態的標示。第三,刻意把知覺帶到呼吸的這個動作,包含了「占去」本來在同一個有限空間下被反芻式思考充斥的空間。所以,雖然這不是最終的目標,但是呼吸可以當作反芻式想法暫時的替代物。當注意力的替代焦點出現,也會有所幫助,因為它是一種「移動式的目標」,而且需要學員的某些努力來維持注意力。第四,將注意力放在呼吸包含了注意「某些和目標導向相反」的事情。

並不是學員的工作讓呼吸可以進行,呼吸本身就會運作。這種對呼吸的態度蘊含了對自己和世界更為概括的態度:亦即在一個人的情緒生活中,注意簡單的一面,可能比分析複雜的一面來得更有效率,而且因為人的一生都在呼吸,它可以和各種不同的情境互相連結,也因此給予它能轉換到許多情境的潛能。最後,注意心靈已經漫遊的簡單動作,注意到它剛才遊走到哪裡,並且回歸到注意呼吸包含了後設認知的監控(metacognitive monitoring)——把想法看為想法——提升了轉移重心(decentering)的技巧,對於防止負面思考的增加是有必要的——影響潛在復發的加速發生。更重要的是,這樣的行動也提供了反覆練習,刻意地跳脫某一種單一的心智狀態,而進入另外一種心智狀態;如同心理的換檔,從某一檔換到另外一檔,而且盡量增加停留在直接體驗的這一檔思考上,反覆地體驗。

Zindel V. Segal等著,唐子俊等譯,《憂慮症的內觀認知治療 MBCT》)

2010年5月17日 星期一

當心中的小星星流浪到所羅門群島

收到Fish寄來一片DVD〈心中的小星星〉及兩本書《文心》、《最後期末考》。書的心得,我想至少得過個一、二週,待啃蝕完,才得以分享。現在想先介紹這部可媲美〈春風化雨〉的溫馨小品——〈心中的小星星〉。



這部電影,主角是個讀寫障礙卻極具天賦的八歲小孩——伊翔,故事主要描述因為他的學習障礙,飽受學校老師的異樣眼光,父親也不諒解,最後把他送到一所以嚴格管教聞名的寄宿學校,希望他能成為「乖小孩」,不被了解、被迫離家的伊翔,因為傷心,從此封閉自己,並且不再畫畫。學校來了一個新的美術老師,他發現伊翔的問題,跑去跟伊翔的父母溝通,溝通無效,他決定幫助伊翔,找回他的自信與快樂……

從小,我們就被世俗的標準要求,要做個「乖小孩」,但每個小孩的體內,多多少少有些叛逆或不同世俗的「創意」。或有些小孩,則是因為腦部結構不同,有學習障礙,卻被認為不乖、懶惰,進而被排擠、遺棄。
電影的一開頭,出現英文的字樣:「Every child is special」, 我想這是這部電影的核心價值,而全世界的父母也都相信自己的孩子是與眾不同,但荒謬的是,在孩子求學階段,多數父母卻逐漸摧毀這樣的信念,開始逼迫孩子放棄喜愛的興趣或擅長的領域,因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於是每一位獨一無二的孩子,都必須在相同領域上,爭奪那非一即二的競爭。

很幸運地,因為是女生,從小父母就不曾逼迫我唸書,而我自己從來也不曾認真過。我一直認為讀書是所有工作裡最簡易的,不像其他工作需要看上司的臉色或眾人的合作。也因為這種擺爛的態度,從小到大我一向秉持小考小玩,大考大玩的心態。卻沒想到這種「示範」會影響到弟弟,也許弟弟也想放鬆吧!那天他躺著休息,接著就發生一幕令我印象深刻的畫面:
爸爸拿著籐條把弟弟打醒,(當時弟弟讀台中一中,競爭很激烈,爸爸以為他偷懶吧!)而弟弟就像從一個舒適、溫暖的國度落入地獄般,被嚇醒、痛醒了!這個事件後,好幾天弟弟都沒跟家人講話。

當看到電影中那位新來的美術老師尼康對伊翔父親談及所羅門群島的砍樹方法時,我又再次想到弟弟被打醒的畫面。在所羅門群島,原住民要砍伐樹木的時候,他們不會直接把樹砍倒,他們只會聚集在樹木周圍大聲咒罵,咒罵那棵樹。過了幾天,那棵樹就會枯死了。它自己會孤獨死掉。美術老師透過所羅門島的隱喻,彰顯出眾人對待伊翔的處境。

不同於伊翔,弟弟從小就優秀,卻因為這一打,激起了他叛逆的因子,從此不再看到他每天用功於案前,於是被留級、大學重考……

觀看影片時,想起了弟弟,也想起了過往教授過我的老師們。在我期待遇到好的教師時,也期許自己尊重每個人的差異,作為啟發「心中的小星星」之善知識,而非「所羅門群島」的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