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5日 星期五

寫給父母的智慧禪


馬丁‧塞立門(Martin Seligman)教授是位極具影響力的美國心理學家,他在紀錄片《童年的迷思》(Myths of Childhood)當中充分表明了立場:

我認為,父母及教育體系希望讓孩子無論何時都感覺良好的努力,事實上只讓我們的孩子變得軟弱。他們剝奪了孩子學習處理失敗及拒絕的機會,而生命當中不可避免地總會遇上失敗及拒絕。那些鼓吹孩子應該不論何時都感覺良好的運動,已經剝奪孩子學習處理低潮的機會,也讓孩子成年後注定要覺得很差,所造成的效果就好像我們一直用肢體阻擋他們,在成長的每一步都對他們加以羞辱一般。

佛陀的父親在備嘗艱辛之後才察覺,儘管作為國王的他擁有財富及地位,仍不足以保護自己兒子悉達多不去面對這個世界。雖然他嘗試要為兒子創造出最完美的童年,讓他什麼都不缺,然而他的兒子堅持自身的自由,要親眼看到真實的世界。就像悉達多以及曾活過的每個人一樣,我們的孩子也一定會受苦。我們越是反抗、拒絕這點,我們受的傷也就更多。雖然我們深深關心孩子,並盡全力幫他們面對苦難,我們同時也須保護自己的心,讓它不至於被永無休止、毫無意義的憂慮所蹂躪。


想要為憂慮之心解毒,或就算只是讓我們的心可以有個空檔休息,我們都可以禪修。就像電腦開始不正常時,我們可以重新開機,禪修可以讓我們較平靜地面對生活,而心理的「螢幕」得以一掃陰霾。當我們開始憂慮時,努力讓自己的心處在當下,因為當下才是我們可以控制的;要練習讓自己專心於此時此地,專注在呼吸上的禪修是最好的方式。憂慮會讓我們的世界變得很小,而禪修卻能夠創造出寬廣的感覺,這讓我們可接觸到的世界寬廣得多,是我們自己創造出來的縮小世界所比不上的。我們可以因此了解到,生命跟一時的問題相比實在廣大太多了。

摘自《寫給媽媽的佛法書——不煩不憂照顧好自己與孩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