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25日 星期一

彼分斷

當行者觀照某個感官所緣的無常、苦、無我相時,那些錯認它們是常、樂、我而生的煩惱,就沒有機會生起。這是煩惱的暫時止息(tadaṅgappahāna,彼分斷),如《清淨道論》所說,這就如同「光明」藉由相反的性質去除「黑暗」。

片刻少量的內觀,即能暫時去除煩惱;但是若不持續觀照的話,那些潛藏在感官所緣中的煩惱(ārammanānusaya,所緣隨眠)仍會生起。智者應善加思惟《清淨道論》的說明。

如果像某些人所以為的那樣,只靠聽聞、思惟而得來的知識(sutamayañāṇa,聞所成智),就能引生內觀(vipassanā),那麼便有一個問題產生:內觀去除了潛伏在哪個感官所緣的哪個煩惱?其實,若沒有一個明確的所緣對象,這個問題將很難回答。

修習念處(satipaṭṭhāna)的禪修者,因為在名、色生起之時,即觀察那些正生起的名、色法,所以他有明確的所緣可觀察;但相對地,他同時也未觀察到某些所緣。

如此,他可以去除潛藏在那些被觀察的所緣裡的煩惱;不過另外潛蟄在未被觀察的所緣裡的煩惱,就仍然存在。所以對修四念處的禪修者而言,上述的問題是容易回答的。

暫時去除潛藏於所觀照的所緣裡的煩惱之後,禪修者仍然還有〔相續〕隨眠煩惱,這類煩惱〔即相續隨眠〕只能藉由聖道(ariyamagga)加以去除。其中,初果須陀
含智(sotāpanna,預流),可斷除身見(sakkāyadiṭṭhi)、疑(vicikicchā)、戒禁取(sīlabbataparāmāsa)等一切會導致投生惡趣的煩惱;二果斯陀含智(sakadāgāmī,一來)降伏較粗的欲貪和瞋;三果阿那含智(anāgāmī,不還)斷一切欲貪及瞋;而阿羅漢智(arahat)則永斷一切剩餘的煩惱。

如此,內觀之道(vipasanāmagga) 暫時去除煩惱,而聖道(ariya-magga)則能徹底根除煩惱。以上所述,即是「中道能引生寂靜(upasamāya saṃvattati)」的意思。


摘自 MBSC出版馬哈希尊者 著,溫宗堃、何孟玲中譯《轉法輪經講記》,第二講彼分斷 78-7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